印刷品拼版專業術語的基本知識
作者:admin 2015-08-20 瀏覽:686 次
出血:印刷品印完后,為使成品外觀整齊,必須將不整齊的邊緣裁切掉。裁掉的邊緣一般需要留有一定的寬度,這個寬度就是“出血位”。設計師在設計印刷品時,一般要在成品尺寸外留3mm(如有特殊要也可以多留“出血位”),以防止在成品裁切時裁少了露出紙色(白邊),裁多了會切掉版面內容。留出“出血位”,是設計師設計過程中必須要做的工作。
叼口:印刷機印刷時叨紙的寬度叫做咬口,咬口部分是印不上內容的。一般咬口尺寸為10mm-12mm。在拼版過程中,對紙張大小與頁面位置計算時,必須要考慮這個尺寸。設置頁面尺寸時加出咬口寬度。
切口寬度:指成品圖文區域到成品的裝訂邊以外的其它各邊的距離。通常至少設置成與出血相同的尺寸。例:“出血位”是3mm,則切口寬度至少為3mm。
訂口:訂口指印刷成品的裝訂邊。訂口寬度指圖文區域到成品訂邊的距離。一般無線膠訂、騎馬訂時,訂口寬度和翻口方向寬度是一樣的。如果裝訂方式為平訂或膠訂,由于裝訂時要占有一定的寬度,訂口寬度應比切口寬度寬一點。這樣,成品兩邊的空白位置就會一致。
貼:配頁成書時,一張紙(不論大?。┥系乃忻娲a組成一帖。(俗稱帶)
裁切線:裁切線是成品切邊時的指示線。
圖邊線:圖邊線指有效印刷面積的指示線。
中線:中線是印刷品的水平、垂直等分線,中線可用來在正反印刷時作為正面、反面套印對位用,也可用來在第一色印刷時對印版定位以及后面印色的印版定位用。
輪廓線:一般用作模切線,是包裝容器的后加工方式之一。
印張:一張印有很多頁面的紙張叫一個印張,紙張常用4頁、8頁、12頁、16頁、32頁、48頁等規格印刷,即一張紙上有4頁、8頁、12頁、16頁、32頁、48頁等規格印刷,即一張紙上有4P、8P、12P等(P即為英文Page的縮寫)。
印前相關要素
印刷是一門科學,同時又是一項科技含量很高的系統工程,以下概述的印前相關要素都是實踐經驗的總結,其中不乏慘痛的教訓,很值得我們借鑒。
輸出菲林應如何確認網線?
膠印是印刷的主流印刷方式。其用于曬版的菲林在輸出時該加多少線數,主要應考慮兩個因素:一是印刷的印刷分辨率;二是承印物的種類。就一般情況而言,國產印刷機能印刷的最高分辨率以200線為佳,國外印機可加網到300線。
至于不同的承印物,其加網要求是:如果承印物是銅版紙或高級壓光白紙,由于其表面平滑度高,能夠再現較細的網點,故加網線數較高。一般可加風到175-300線。粗質普通新聞紙可以加網到60-80線,光潔的新聞紙、一般凸版紙或普通膠版紙可加網到85-90線,光潔凸版紙或膠版紙可加網到100-133線。如果承印物是膠版紙,其表面較銅版紙粗,其加網線數可在120-150線之間。如果承印物是報報。其表面更粗糙一些,太小的網點會形成破碎的邊緣或者完全落在凹下去的地主。因此應該使用較大的網點印刷。其加網線數可以80-133線之間。
滾翻印刷時應該怎樣設計拼版?
滾翻印刷是指一個印版紙張兩面各印一次,印完一面后,紙張翻面旋轉180度,再印第二面。印第二面時,紙張的叨口方向要改變。印后沿中間裁切后可得兩份同樣的印刷品。這種方法適用于印數不多、一個印版上放有印刷品正反兩面內容、印刷機副面相對較大等情況。例如:要印刷一個產品廣告說明書折頁,印刷成品尺寸為87mm×180mm的6折頁,準備在四開機上印刷。全開正度紙的尺寸為787mm×1092mm,四開紙的尺寸約為540mm×390mm,6折攤開為522mm×180mm。這樣,一張四開紙上可放522mm×180mm的兩個產品說明書折頁。這樣可以把正反面內容拼在一個4開版上,印刷時采用滾翻版印刷,裁切后,一個4開可得兩個說明書。(拼版方法如圖)。
自翻印刷應如何拼版?
自翻印刷是一塊印版在紙兩面印刷,但紙的翻法是常規翻法,叨口方向不變。一般16開雜志封面印刷常采用這種方式。例如,印一種雜志的四個封面,可以把版拼成一個4開,然后上4開機印刷。印完一面后自翻印刷,裁切后一個四開可得兩個封面。